核心提示:在基金投资中,特别是主动型基金,选对基金经理很重要。那要如何判断一个基金经理的能力呢?今天分享几点技巧。
1
昨天,多多跟大家简单地聊了一下基金经理的重要性,可以说,买一只主动型基金,就相当于把钱都交给了基金经理,有没有肉吃都看他的本事了Ψ( ̄∀ ̄)Ψ
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去判断基金经理的能力。
都说金三银四,在这个节骨眼,不仅是企业员工跳槽的高峰期,连基金经理的变换也很频繁:
东方Choice数据显示,截至3月20日,年内共有439只基金发生了基金经理变更,其中有31名基金经理离职。
一只过往业绩优秀的主动型基金,如果换了基金经理,那么它就不再是那个它了。
虽然名字一样,但“内在”变了,接下来“外在”表现可能会变差,也可能会变好......
基金走马换将后,还能继续持有吗?关键就得看“接盘”的基金经理的能耐了。
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一个基金经理的能力呢?这便是多多今天想跟大家详聊的话题~
2
首先,我们要先知道,从哪里可以找到基金经理的资料。
最直接的,去基金公司网站上找,比如——
缺点是大多基金公司对基金经理的介绍只是一段学历、职衔描述,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,信息价值不大。
所以多多建议大家去第三方基金平台,比如天天基金网——
还有好买基金网——
查找的方法很简单,通过搜索框搜索基金经理的名字即可找到。不过按照我们平时的习惯,其实是先看中一只基金,然后再点击基金经理的名字去看详细资料的。
通过基金经理的资料,还可以找到他所管理的其他基金。反正资料都很齐全,也可以超链接到对应的点,一点也不难找。
关键是资料都给你了,该如何判断才是问题。
3
我们可以参考这5点:
1看从业经验,5-10年为佳
都说买基金是长期投资,经历一轮牛熊后你就会赚钱了。
然而,这只是时间因素,不代表所有人都可以赚钱,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是“牛”什么时候是“熊”,等你知道的时候,很可能就歇菜了~
同样的,基金经理在调仓的时候也要学会判断“牛熊”,但纸上学来终觉浅,不如亲身经历过牛熊。
一轮牛熊大概是5-7年的时间,如果基金经理的从业时间足够长,是可以加分的。
除此以外,之所以考察从业经验,还因为要混到基金经理的资质,你得走过:
助理研究员——行业研究员——高级行业研究员——基金经理助理——基金经理
这么一条长征路线,没个三五七年,还真不够。再加上在任职基金经理的时间,也得个十年了。
当然,这只是一个大概的说法,没准也有一些特别出色的基金经理,后生可畏嘛~
2看历史业绩
衡量一下他所管理的所有基金的业绩,任职回报是盈利的多还是亏损的多,可以看出整体实力。
同类型基金排名,可以看出在同行中的实力。最好一只只基金点进去,看阶段排名。
最大回撤,可以看出抗风险能力。
3看管理基金的数量
一般被动型基金对基金经理的依赖性不大,所以一个基金经理可以管理十几甚至二十只基金↓
但主动型基金不一样,对基金经理的要求高,所以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不宜多,不然负荷过重,人会崩溃的~~
建议最好不要超过5只的。
4投资风格
可以通过基金招募说明书去分析,看看基金经理的投资标的属于大盘股、中盘股还是小盘股,价值型、平衡型还是成长型。
看一只还不够,得看他手上管理的多只基金,就能大概地了解到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了。
要是风格多样、让人捉摸不透,除非是天才型基金经理,不然还是不要冒这个险。
另外,并没有哪一种风格是最佳的之说,什么风格好是因人而异的,如果你追求大的收益空间,那么中盘股成长型的或许更合适你。
5看人品
比如会否频繁跳槽,可以考验一个人的忠诚度还有职业生涯规划。
还有工作态度,可以通过基金年报、季报看出来,仔细留意一下每一期的报告是否整齐划一、逻辑畅顺、言之有物等,如果每期的年报都随随便便,而且风格不一,说不定是找人代写的......
好了,技巧大概就是这么些个。
优秀的基金经理可以成就一只优秀的基金,优秀业绩的基金反过来也可以成就一个基金经理。
这样的基金经理成名后都会自带光环,进一步带动旗下基金的业绩,乃至整个基金公司的其他基金业绩,所以不管是基金公司还是第三方基金平台都会大力推广,大家可以多多留意一下哦~
互动:你的基金盈亏如何?你一般是怎么挑选基金经理的呢?
(本文已获授权转载,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网赚58理财立场,原文标题:《有没有肉吃,就看他了》。)